学科介绍
首页 > 正文

植物保护

时间:2018-04-03 点击:

本学科源起于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农科,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被确定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现下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2008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2015年入选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

现有教授41名,包括杰青3名、优青3名、百千万人才2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名、973 首席1名、863首席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江苏省特聘教授5名、江苏省杰青3名、农业部杰出人才与创新团队 2个。

一、优势与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本学科积淀了励学敦行的优良学风与严谨厚重的科研作风,始终保持了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良好声誉,在加强中青年学术团队建设、崇尚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在有害生物致害机理、抗药性治理、灾变预警等学科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

面向产业需求,凝聚学术团队。本学科围绕我国农业重要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控中的关键问题,积极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锻造出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学科队伍。现有45岁以下青年 学术骨干57名,其中60%以上来自海外名校或985、211高校,包括杰青1名、优青3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这支学术思想活跃、创新能力突出的青年骨干队伍,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立足科学前沿,推动学科发展。本学科瞄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前沿,汇集各种资源和力量,协同攻关,在有害生物致害分子机理等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作物疫病菌利用效应子破坏植物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为改良作物的持久抗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提出了天然庇护所策略可有效延缓Bt抗性发展,为抗虫棉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阐明了稻瘟病菌附着胞发育的分子机理,为开发新型杀菌剂提供了新分子靶标。相关研究已在 Nature Biotechnology、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PLoS Pathogens 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篇。

坚持研以致用,服务病虫草防控。本学科长期承担我国农作物生长中数十种重要病、虫、草的抗药性监测和预测预报任务,揭示了常用农药抗性发生水平、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明确了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爆发的虫源地、流行规律及应对策略,创制了浸种灵、戊•福、氰烯菌酯、线灭、宁盾等新型农药品种。特别在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和稻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的治理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先后获得了 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人才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人才培养瞄准国家需求和植保科学前沿,重点围绕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农药学等专业方向,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提升,强化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了解中国农业国情且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人才。近年来, 本学科先后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获得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为我国植保领域培养了又一批杰出人才,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3人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二、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近 4 年共发表 SCI 收录论文 571 篇,其中在 Nature 子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8篇,ESI高被引论文18篇,为本校农业科学ESI排名进入全球1‰做出了重要贡献;主办了第4届国际生物互作大会、第12届国际卵菌分子遗传年会和第4届国际昆虫抗药性大会等高水平国际会议,显著提升了本学科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承担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1项,客座教授 Brett Tyler 获得 2013 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和2014年江苏省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团队中现有3名教授在国外名校兼职或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7名教授担任包括 PLoS Pathogens、MPMI、IBMB 等16种本学科国际权威刊物的编委。